資料圖
漢和分析稱,中國正在發(fā)大力氣研制無人機,新武器、新傳輸系統(tǒng)、新材料開始大量運用于中國正在研發(fā)之中的無人機,復合材料也開始運用到無人機上。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2月號(提前出版)發(fā)表題為《中國無人機的實戰(zhàn)運用》文章稱,新武器、新傳輸系統(tǒng)、新材料開始大量運用于中國正在研發(fā)之中的無人機,復合材料也開始運用到無人機上。
文章指出,一種稱作FYⅡ型的無人機,在機翼、尾翼采用了碳纖維和玻璃纖維為主的復合材料。
另一種大型無人機稱作“藍鷹”200W,全長達到6.2米,機高2米,翼展9.57米,巡航時間12小時,起飛重量750公斤,最大載荷300公斤,巡航速度135公里/小時。該機裝備有:2挺5.8毫米機槍,子彈400發(fā),射程800-1000米;2枚3公斤重的“天虹”電視制導對地導彈,最大射程3.2公里;2枚5公斤重“雷鳴”電視/半主動激光制導導彈,最大射程4.2公里。還攜帶一個光學吊艙,擁有激光測距功能。總共擁有6個外掛架,最大可以攜帶6枚各式空對地導彈。
同樣由小型多用途有人駕駛飛機改良而來的無人機是中航貴州飛機公司開發(fā)的“鴿鷹”無人機。主要用于戰(zhàn)術偵察,最大起飛重量700公斤,任務載荷60-100公斤,巡航速度160-180公里/小時,巡航高度500-7000米,續(xù)航時間16小時。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無人機開始逐步解決了最為復雜的跟蹤定位技術。盡管多數的中國無人機目前依然使用歐洲的發(fā)動機,但是中國自己生產的發(fā)動機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