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無人機的極度火熱使得幾乎所有的無人機廠商都在大講其未來前景,諸多的細分市場也給了他們更多畫餅的可能。但是無人機的未來到底怎樣,我們還應從現(xiàn)實出發(fā),了解無人機的現(xiàn)狀。外界資本的火熱只是無人機火爆的一個方面,不管有多少人把無人機看作下一個風口,要還原一個真實的無人機市場價值需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市場需求。民用無人機分為專業(yè)級和消費級兩類,從EVTank的數據來看,2013-2015年三年內,全球民用無人機的市場銷量分別為15萬架、37.8萬架和57萬架,其中消費級市場需求是專業(yè)級無人機的兩倍左右,并且以每年50%的速度快速增長。
但目前無人機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市場不足兩萬架的年銷量,市場體量甚至不如玩具汽車。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無人機并不是剛需產品,普通購買者普遍存在嘗鮮心理。其次,無人機平均售價仍在幾千元,讓不少愛好者望而卻步。再次,無人機本身仍有很多技術痛點和政策限制。
第二、技術。技術是無人機的又一個門檻,目前國內不少無人機公司仍處于技術積累階段,制約無人機大規(guī)模應用的技術因素確實太多,主要體現(xiàn)在飛控技術和安全上。
如何提高飛行的穩(wěn)定性、續(xù)航能力、可控性以及適應更多的飛行場景,成了讓不少無人機團隊頭疼的難題。而一些沒有飛控技術積累的創(chuàng)業(yè)者往往采用開源技術或市場中專業(yè)提供飛控的企業(yè)產品或芯片,由此便引申出來無人機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