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騎絕塵,大疆“御”Mavic Pro無人機詳細評測)
9月27號晚上大疆“御”Mavic Pro無人機發(fā)布,這是大疆在“精靈”和“悟”外新開的系列,主打的是專業(yè)和便攜。其配置和精靈4非常接近但價格更加便宜,743克的體重和水瓶大小的機身則碾壓了所有同級別對手。
兇殘配置和性價比之外,傳輸距離高達7公里的圖傳、一體化云臺、折疊機臂、快拆折疊槳、集成24個計算核心的FlightAutonomy系統(tǒng)都是前所未有的設(shè)計和堆料。即便幾年后看回來,Mavic御也會是近年來消費級無人機里最重要的里程碑。
參數(shù)對比
外觀與工業(yè)設(shè)計
除了Mavic Pro無人機本體和遙控外,配件只有遙控的轉(zhuǎn)接線和充電器,后者可以同時為遙控和無人機電池充電,輸出功率分別的5V/2A和13.05V/ 3.83A(折合約50W)。
遙控有安卓的mirco-USB和蘋果的lighting接口的兩種轉(zhuǎn)接線,另外一端是為了方便用戶分辨而定制的方形mirco-USB接口,充電時可以使用普通數(shù)據(jù)線進行連接。
遙控外觀
Mavic Pro的遙控只比iPhone7 大一些,很有掌上游戲機的味道,分量比預(yù)想中要大一點。其外觀設(shè)計為折疊便攜進行了很多優(yōu)化,例如非對稱設(shè)計的折疊天線,向內(nèi)折疊的手機支架。油門和方向搖桿的大小和齒牙都有相應(yīng)的縮小,搖桿兩邊的一鍵起降、電源按鈕、屏幕兩端的功能暫停按鈕和小的方向搖桿都變得相當小。左右肩是錄像和快門按鈕,它們下方是控制云臺的撥輪。
Mavic Pro遙控里的是新的OcuSync圖傳,這么小的體積里居然喪心病狂地放了散熱風扇,通電一段時間后可以聽到進出氣格柵里的馬達聲和絲絲的風聲。雖然整體是很容易打理的塑料材質(zhì),但光面亞克力和不銹鋼散熱網(wǎng)對質(zhì)感的提升作用巨大。支架部分打開后是掌托的位置,所以用了軟膠材質(zhì),除邊緣稍有咯手外,手感還比較自然。
遙控通過數(shù)據(jù)線將新的OcuSync 圖傳數(shù)據(jù)傳輸?shù)绞謾C屏幕上,后者的傳輸距離從前代Lightbridge圖傳的5公里720p升級到 7公里1080P,這套地球上民用最強的遠距離圖像傳輸系統(tǒng),大幅拋離了同行甚至大疆自己的前旗艦產(chǎn)品。而這部分連接線的設(shè)計也很有趣,支架上有固定扣數(shù)據(jù)線的移動卡扣,接上手機之后通過兩側(cè)的軟膠墊固定,最大能夾入iPhone 7 Plus接近的手機。
無人機主體
無人機主體還真的和礦泉水瓶接近,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會因其體型而驚訝,實物遠比網(wǎng)上圖片來得震撼。機臂的折疊機構(gòu)很特殊,水平折疊的前機臂在上層,縱向折疊的后機臂在下層。前機臂轉(zhuǎn)接口可以看到由尼龍織網(wǎng)保護的電纜。
上面是官方放出X光圖片,方宣稱其折疊壽命至少是5000來回。雖然機器里面空間有限以及實際折疊手感不錯,但是折疊機構(gòu)本身確實是吃掉了不少的位置。
正面立體視覺系統(tǒng)的攝像頭加上云臺保護罩自帶反差萌,如果說遙控的支架像螃蟹,那這個機頭就有點像“蝌蚪蛙”了。保護罩可以很輕松的拆下來。背面有跑車式的散熱格柵,內(nèi)部還能看到細致的不銹鋼網(wǎng)孔。
8.3寸快拆折疊槳
為了控制重量和精簡結(jié)構(gòu),馬達外殼和旋翼直接連接,而旋翼也是折疊機構(gòu),旋轉(zhuǎn)時能自行拉直展開,設(shè)計相當巧妙。
電池
機身中央是電池倉,維持了4格式的電量指示。機身電池比較輕,11.4V/3830mAh,折合容量43.6Wh。
機腹
異常小巧的機身內(nèi)部是同樣瘋狂的散熱設(shè)計,開機之后會發(fā)現(xiàn)整個機身像蘋果Mac Pro那樣是個統(tǒng)一的風道,整個機腹由一塊鎂鋁合金散熱板覆蓋??諝鈴脑婆_保護罩右側(cè)的開口進入,經(jīng)過機身后從底部和尾部的散熱格柵排出。
另外,機腹的開孔是視覺定位系統(tǒng)的雙攝像頭和超聲波傳感器,因為在散熱格柵之下,直接觸碰也不會弄臟攝像頭鏡片。能在這么小的地方塞下這么多細節(jié)和機器原件,不得不服。
一體云臺&4K攝像頭
Mavic Pro最黑科技、最精致的部分是三軸一體化的機械云臺和4K攝像頭。攝像頭和云臺的其中一個機械軸整合了,但依舊比一元硬幣要小一圈。云臺和機身通過4條很小的硅膠“墊圈”連接,后者很軟而且移動空間較大,如果不帶上保護罩,飛行中甚至可能會被氣流擾動。其導線和連接排線都是手機原件的尺寸級別,簡直就是個暴走的微縮模型,集成和小型化程度讓人嘆為觀止。
機腹兩側(cè)的滑蓋下分別是TF卡槽、連接模式切換撥桿以及調(diào)試用的mirco-USB接口,TF卡槽旁邊還隱藏了一顆狀態(tài)指示燈。
小結(jié)
往不同方向折疊的機臂、支持快拆的折疊槳、云臺保護罩、從云臺到機尾的散熱風道、底部的鎂鋁合金散熱片都是非常精巧的設(shè)計,到處都給人“本應(yīng)就是這樣”的設(shè)計感。扎實的用料做工和充滿機械感的外觀,加上實打?qū)嵉男∏蓹C身和體重,從物理到心理上都非常討人喜歡,讓人愛不惜手。
但小巧機身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散熱的壓力,機器飛一趟下來機腹的散熱片會比較燙手,工程機電池的塑料外殼甚至因為高溫而略有塌陷。另外,一體化云臺、超高集成度的機身也伴隨著更高的“炸機”成本和維修麻煩度,這些都是追求輕薄時注定要進行取舍的部分。
遙控與操作
Mavic Pro的遙控按鍵數(shù)目和精靈系列接近,搖桿和按鍵都有相應(yīng)的縮小,阻尼和防誤觸設(shè)計都挺好,但搖桿偏短,可能不太合很多傳統(tǒng)航模玩家的口味。針對蘋果和安卓手機,遙控左側(cè)的手機連接線可以自行更換,但這也是遙控的充電接口,充電時會多個拔插的過程。
手機支架是極其罕見的下置式,可以填補掌心的空位,但作為代價,這個支架只能夾和iPhone 6/7 Plus大小/厚度接近的手機,無法像精靈的遙控那樣夾iPad,甚至Note5也因厚度和邊緣過渡問題塞不進去……
另外,手機的體位肯定會被擋著光線傳感器,得手動關(guān)閉自動亮度調(diào)節(jié),導致iPhone 7等自動亮度模式下可以進一步提升亮度的機器,在晴天下的屏幕可讀性也很一般。
但大疆終于給遙控加入顯示屏了,這對使用體驗的提升非常巨大?。?!“飛行模式、飛行高速度、距離、海拔、錄像狀態(tài)、信號強度、相機曝光補償級別、機身和遙控電量”等重要的信息都可以直接讀取,即便手機沒電或者懶得接手機的時候也能飛得很淡定。
遙控上的眾多按鈕幾乎都是為了云臺和相機設(shè)計的,撥輪默認是云臺俯仰和變焦控制、新加入的五維按鍵可以用于數(shù)碼變焦、橫豎向拍攝切換等,背后的按鍵也可以自定義為前臂燈開關(guān)、測光、AE鎖定、回中、云臺跟隨/FPV模式切換按鈕等,可定制性相當高。
起飛準備:Mavic Pro所有的操作設(shè)定都和同級別的精靈4一樣,短按再長按開/關(guān)機、雙搖桿“內(nèi)外八”點亮/關(guān)閉電機等設(shè)定都是無人機的通用設(shè)定。所有起飛前校正都由機器自行完成,跑到空曠點的地方甚至室內(nèi),接手機通電就能一鍵起飛了。
起飛與降落:在最容易“炸機”的降落環(huán)節(jié),Mavic Pro的設(shè)定簡單粗暴但充滿了人文關(guān)懷。除了一鍵降落外,飛行高度降到0.3m后算法會自動介入阻止繼續(xù)下降并在手機上彈出一鍵降落滑塊。用戶閉著眼隨便下降也不會炸,簡直感人。
搖桿操作:Mavic Pro默認設(shè)定為美國手(左搖桿控制飛行的高度和左右自旋、右搖桿負責水平面上的前后左右)。遙控右側(cè)有運動模式的開關(guān),打開后會打開速度限制,但自動避障、智能跟隨等高級智能功能就無法使用了(連畫面最左側(cè)的智能功能入口也消失了)。
操作表現(xiàn)
圖傳:衡量標準主要包括延遲、距離、清晰度和功耗。Mavic Pro首發(fā)大疆新的OcuSync 圖傳系統(tǒng),從Lightbridge圖傳(2014年發(fā)布)的5公里 720P升級到現(xiàn)在的7公里,在近場更是到達了1080P的逆天水平。雖然延遲和清晰度都是足夠秒殺市面所有智能攝像頭的級別,但在100米以內(nèi)的常用使用情景下,OcuSync 圖傳跟Lightbridge圖傳的分別很難察覺。
這個圖傳系統(tǒng)本質(zhì)可以籠統(tǒng)理解為暴改版的wifi,在辦公室里會有信號質(zhì)量提示,傳輸距離與操作者高度和周圍的無線電環(huán)境直接相關(guān),實際距離肯定低于官標,但起碼官標值已經(jīng)是對手的好幾倍了……作為代價,這個圖傳的功耗不低,以至于連遙控都內(nèi)置了散熱風扇。
懸停穩(wěn)度:Mavic Pro自動起降后會在幾秒內(nèi)升到1.2米并懸停,高度的維持比水平位置的維持要好一點。懸停精度放在大疆自家產(chǎn)品里比較一般,2-3級風下,夸張情況下每分鐘內(nèi)會有幾十cm級別的漂移,這依舊比很多3、4000的無人機要穩(wěn),但肯定是不如精靈4了。
抗風能力:官標支持抗五級風(38.5公里時速),實際側(cè)風影響比正反向風的影響大,機身自行糾正時會有比較大的傾斜,看起來不太穩(wěn),但是實際位置和攝像畫面變動很少。
模式:可能是因為大疆特有的飛行算法,Mavic Pro的飛行體驗“很精靈4、很大疆”。非運動模式是為航拍和新手而生,限速很有可能是視覺避障的最高兼容速度(36km/h),爬升/下降、前后左右的急停都有明顯的算法介入以保證飛行姿態(tài)和云臺的穩(wěn)定。
這個模式下的操控性和易用性和精靈4無異,除非是手賤往后飛撞墻或者光線太差,否則根本不可能炸雞。編輯部的4位未玩過無人機的同事,經(jīng)過簡單的搖桿操作說明后直接上手都能自己在一邊玩去了。
速度與姿態(tài)控制:運動模式下速度解封,急停時會有非常明顯的抬頭動作,但感覺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算法干預(yù)。因為和精靈4的旋翼軸距差別不大(相差15mm)但體重差了近一倍,讓Mavic Pro在急停/剎車距離上受益,在轉(zhuǎn)向等機動動作上的響應(yīng)速度本應(yīng)比精靈4還有優(yōu)勢,但Mavic Pro的薄機身卻帶來穩(wěn)定性的問題。
一般無人機機腹都掛著云臺,在旋翼升力中心之下的重心,會產(chǎn)生類似船只的自穩(wěn)效應(yīng)。而Mavic Pro的旋翼升力中心和重心位置的距離很近,縱向力臂比精靈4等常規(guī)無人機要短,加上大軸距低重量,讓Mavic Pro需要更大的傾角來改變姿態(tài),除了對拍攝來說是個不利的因素外,這也讓Mavic的動作沒有預(yù)想中的干脆利落。
云臺減震與其他:Mavic Pro身上有破紀錄小的一體化三軸機械云臺,為了配合超小的云臺和攝像頭自重,攝像頭排線和緩沖墊圈都非常細,而且可以讓云臺進行大角度的傾斜,以抵消一部分機身的傾斜。
云臺的減震效果和精靈4有明顯差距,表現(xiàn)稍低于預(yù)期,姿態(tài)變換和下降速度較快時會受到比較明顯的抖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Mavic Pro的攝像頭廣角更小而且在機身前部,極速飛行時螺旋槳出鏡的機會和影響程度會比精靈4輕。
APP
app頁面
相機設(shè)定項
大疆的消費級無人機通用一個app,但不同型號在功能上會有一定出入?;A(chǔ)布局都是頂欄飛行參數(shù)、右側(cè)相機參數(shù)、左側(cè)智能功能(一鍵起降、智能跟隨等)。
詳細設(shè)定項
設(shè)置頁面有非常詳盡的飛控參數(shù)、遙控按鍵與靈敏度、智能功能、圖傳等調(diào)節(jié)項目。在Mavic Pro上的智能功能里“興趣點環(huán)繞(圍繞某個地點)、航點飛行(地圖上手動指路)、熱點跟隨(跟人跑)、返航鎖定、航向鎖定(無視機頭方向操作)”是相對比較普通的老功能,這里就不多贅述了。
智能跟隨
智能跟隨是大疆繼視覺定位懸停后又一個基于視覺識別技術(shù)產(chǎn)出的功能,在圖傳畫面上框選追蹤目標后即可自動跟隨,機器會根據(jù)目標的顏色、大小、形狀、紋理等眾多特征進行計算判斷。它對處理器和算法的要求遠高于攝像頭本身,甚至已經(jīng)下放到大疆自己的手持云臺OSMO的app上,通過調(diào)用手機攝像頭也有堪比精靈4的可用水準。
在跟隨過程中屏幕左滑可以在下面三個模式里選擇:
標準模式也叫追蹤模式,就是云臺盯著目標保持一定距離的跟隨,具體路線和速度由目標的路徑和修正算法共同決定;
鎖定模式會把機器定在一個位置,只通過云臺轉(zhuǎn)動來跟蹤目標;
平行模式會和目標保持平行進行側(cè)拍。
后兩者是電影里非常常見的鏡頭手法,很容易拍出恢弘大氣的裝逼畫面。實際使用中定好目標選好模式后就可以讓目標在鏡頭前表演了,操作者根本無需動手,需要較快追蹤的5-10m距離下,機器的搖鏡很自然很“大片范”,成片的可用度非常高,稍加后期裁剪和調(diào)色就能用了。
Mavic Pro的實際跟隨能力和精靈4分別不大,如果目標顏色和背景太類似,甚至遇上迷彩服之類的特定找茬還是很容易跟丟的。另外,3-5米近距離跟蹤時在鏡頭前的左右走動可以輕松跟上,但如果是往機器方向跑,跑太快則很可能會跟丟(16:9的畫面里橫向的數(shù)據(jù)余量更多?云臺左右移動和上下移動處理的數(shù)據(jù)量不同?)
其他智能功能
手勢自拍:進入之后檢測到有人揮手就會觸發(fā)跟隨模式,過程中機器攝像頭會一直追著目標,用戶通過在自己面前做自拍手勢而觸發(fā)快門。這是用起來很黑科技的點,大大減輕了無人機操作者的工作負擔也方便了被拍者進行擺拍。使用過程中有距離限制,機器和人的距離超過10來米后會因為人在視野里的縮小而無法跟蹤,維持在3-5米外的距離會比較符合正常的構(gòu)圖習慣,機器也方便追隨。
指點飛行:原理和智能跟隨接近,視覺識別出物體之后,就能在屏幕上指點目標進行飛行,只要云臺的角度不是太低,攝像頭視野接近水平就是指哪打哪的可用度。
地形跟隨:即保持和地面恒定的距離進行跟隨,在爬山的時候非常實用。但實際使用中找不到空曠的斜坡,而機器對3米長0.5米高程的草地斜坡并沒有反應(yīng),用戶得自行測試一下適用范圍以保證機器和被拍人員的安全……
自動避障:這是非運動模式下默認開啟的功能,有障礙就強行懸停,無論怎么推前進搖桿都不會響應(yīng),在設(shè)置里可以開啟左右/上下繞行的高級功能,整體可用度感覺比精靈4還高。距離障礙物3、5米會有提醒音,在物體前方1米左右會停下來,要避前方立面的石頭和樹毫無壓力,甚至相對疏松的樹枝也能識別并自動懸停。但因為只有前進方向有雙目視角避障,左右和后退撞樹的風險還是有的。
攝像頭變化
Mavic Pro的攝像頭收小了廣角、增加了手動對焦、有更便捷的數(shù)碼對焦、更多的智能跟隨模式和自拍觸發(fā),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自拍優(yōu)化。如果說大疆之前的無人機航拍是用來拍場景的話,那Mavic Pro的設(shè)定就是大疆開始往拍人的方向走的征兆了:
對焦和大光圈:運動相機和無人機共有特征就是大廣角、短焦距的定焦鏡頭,這樣沒有對焦的煩惱,但也沒有遠近景虛化的可能了。這次Mavic Pro用了自動對焦鏡頭,而且光圈也提升到了f2.2,最近對焦距離0.5米,支持手動對焦點選擇,有曝光和對焦鎖定功能,功能和設(shè)定上和手機非常接近。
小廣角:如果要拍人,廣角就不能太大,否則無人機一起飛,地面的人就變成了一個個點了……Mavic Pro的廣角從精靈4的94度縮小為78.8度,這是無人機里很少有的設(shè)定,比手機接近的廣角可以提升局部的辨析力水平,在5-10米距離內(nèi)跟隨也能保證人物在畫面中的大小,但視野范圍會有所犧牲,而且更加考驗自動跟蹤和防抖的性能。
豎拍模式與直播分享:一體化云臺除了體積優(yōu)勢還換來了一個豎拍模式,機器畫面可以像手機一樣立起來進行拍攝,多了縱向構(gòu)圖后拍馬路或者大樓立面會方便很多。而直播平臺默認支持facebook、youtube和微博直播,斗魚熊貓等平臺則通過填入直播間地址進行連接。
成片與錄像質(zhì)量
Mavic Pro搭載的CMOS參數(shù)和精靈4很接近,同樣都是1200萬像素4:3的1/2.3英寸CMOS,而且支持4K 30幀和C4K 24幀的錄像,但光圈從前代的f2.8“暴漲”到f2.2,28mm的等效焦距也比原來20mm的焦距更接近大家常用的手機/相機。另外,云臺保護罩比較脆弱很容易留下劃痕并會影響畫面細節(jié),航拍飛行的時候得拆下再飛。
實拍樣張
雖然硬件參數(shù)相當誘人,但整體成像低于預(yù)期??赡茜R頭素質(zhì)和防抖依舊受限于體積限制,除了光線充足場景的辨析力在精靈4之上,其余表現(xiàn)要更弱一些。
這顆和手機高度相似的攝像頭的日間極限辨析力稍弱于iPhone7,但已經(jīng)達到同像素正常手機的級別。得益于更大的單位像素尺寸,其寬容度就像自帶了HDR效果一樣。
有一定的銳化算法但暗處噪點控制一般,藍綠色飽和度相對較高。畫面角落的畫質(zhì)劣化控制不錯,邊緣的光學素質(zhì)一般而且有一定的畫面畸變。在光線變差后畫質(zhì)下降比較明顯,移動時的果凍效應(yīng)會對成像造成不良影響,這兩個問題都要比精靈4嚴重。
續(xù)航、充電與價格
機身續(xù)航:是無人機一直無法突破的科技墻,在飛行性能和飛行時間之間,大部分廠商選的都是性能。而Mavic Pro官標飛行時間可以長達27分鐘,比精靈4短1分鐘,在30%電量的時候會有提醒,也提供了低電量自動返航。根據(jù)駕駛的激烈程度、錄像時長和清晰度不同,實際使用飛行時長一般會在15-20分鐘之間。
遙控:遙控帶了屏幕和散熱風扇,續(xù)航比起精靈4要差,但還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基本上耗光一次無人機電池后的耗電都在15%左右,充電頻率起碼比無人機低5倍。
充電:43.6Wh的機身電池比精靈4的81.3Wh小了近一倍,而充電器功率剛好是后者的1/2,5-100%充電時長在1小時20分左右。要飛痛快點的話,還是得多備2、3塊電池一起出門(電池售價499元),要不就爆改進行搞大功率充電了。
再次回顧一下參數(shù)表,大疆Mavic Pro 的售價為6499 元,包括兩塊電池、單肩包、4根備用槳、車充、充電管家、充電寶轉(zhuǎn)換器的套裝為 7999 人民幣,而精靈4裸機為7499元。
總結(jié)
Mavic Pro是個全新的產(chǎn)品類目,其在精靈4的功能基礎(chǔ)上,為了便攜性而重新設(shè)計,體積更小但功能更多。雖然在詳細項目的時候,Mavic Pro總是輸精靈4一些,但其實差距并不大。簡單概括就是Mavic Pro在便攜性、機動力、遙控距離、智能功能完成度上更強,但畫質(zhì)、防抖、極速、抗風性、續(xù)航等和體積重量直接相關(guān)的項目上還是精靈4更強。
然而Mavic Pro便宜了1000元,體積又是一個無解的碾壓式優(yōu)勢,能隨身帶的真·航拍無人機也就僅此一家了??萍籍a(chǎn)品從來都不是論斤賣或按體積賣的,Mavic Pro在核心性能上的犧牲不多,算是在“瘦身”的同時非常成功地保證了和精靈4接近的水準。
對于99%入門用戶來說,它們的定位和實際表現(xiàn)上都是代替性極強的產(chǎn)品,頗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精靈4在Mavic Pro的體積和價格面前也只有被按在地上暴打的份了。一如最開始的預(yù)期,Mavic Pro就是現(xiàn)在乃至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5000-8000元之間最值得購買的航拍無人機,沒有之一。